第755章 大虞安西四省(4 / 6)

萨克人了。

后世不但丢了六成的伊犁盆地,就是国境线内的伊犁盆地,也基本都成了哈萨克人的地盘。

莫子布穿越而来,自然也很了解这些游牧民族的德行,于是也研习了满清的策略,绝不开这个口子。

不但不开口子,他还要大规模移汉人到伊犁盆地,彻底站稳这个地方。

至于河中行省,大佬森脸上露出了玩味的表情。

其实整个安西都使司,看着地盘极大,但对于朝廷来说,只算经济账的话,绝对是个亏钱的买卖。

因为距离太远了,哪怕大虞朝的铁路,已经从兰州修到了敦煌,伊犁和迪化之间,也有间断火车连接,但仍然不具有什么经济价值。

安西都使司的产出再多,也拉不回本土,或者说除了某些奢侈品外,拉回本土,路费比货物本身都贵了。

所以安西都使司的河中与西域,最大的价值是政治上的。

第一,汉家朝廷没有这两地,特别是没有西域,那都不能算是金瓯无缺的,大宋这种烂货就不提了,大明朝没有西域都经常导致明粉抬不起头来。

第二,可以显示大虞朝和皇帝莫子布本人,远迈汉唐。因为汉唐对西域是实控,但是对于河中,对于哈萨克草原,那也基本上属于羁縻统治,做不到大虞朝这一点。

第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能让大虞更接近欧洲,毕竟过了里海西岸和北岸就能算欧洲了。

大虞可能没有实控里海的能力,但通过特意留下的扈从哈萨克人,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把影响力,传过里海去。

考虑到里海西岸以西,再穿过小小的黑海,就是鲁王莫子溶的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这种看似象征性的影响,还真挺有用。

那么基于这种情况,大虞朝从皇帝莫子布到外朝群臣,再到现在坐着的皇太子大佬森,都没准备好好发展这里。

特别是非常容易在安西都使司中产生向心力的河中地区,确切的说就是布哈拉和撒马尔罕,这两地的经济,是绝对不可能大发展的。

甚至,大佬森在规划中,都没把这两地规划成主要的农耕区。

“姑父,我看金沙河谷底水源丰富,地广人稀,当地土人又不擅稻米的耕作,不如多种棉花吧。

我把江南的纺织技术和机器,多引入一些进来,以后咱们安西人穿衣问题,就靠他们解决了。”

河中去种水稻肯定不擅长,李献文差点被笑出声,当然,他知道大佬森是故意这么说的。

既是姑父,又是岳父的李献文,自然知道这位皇太子的心思,多种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