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在今年的时候,因为郑家的事情,落马了不少官员,有不少的空缺,补上去的都是书院出来的学生,这让长安城里的一些人看出了门道,所以在明德书院招收学生的时候,不少人是挤破了脑袋都要将自家的孩子送到书院里去的。
每年书院收的名额是有限的,那些高门大户人家的孩子起点要比寻常人家的孩子要高多了,要是按照一般的考试来书,肯定就没有那些庄户家的孩子什么事儿了。
明德书院本来就是一处启蒙书院,至于那些已经有了基础的孩子,到书院里,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了,但是人家依旧要来,并非是冲着明德书院来的,他们只是把明德书院当成了进入文学院的一个垫脚石,一个阶梯而已。
但是李二陛下是不乐得见到这样的情况的,玄世璟也不愿意见到这样的情况,因此,明德书院在招生的时候,就拒绝了那些起点高的孩子,但是反过来,却是开放了文学院的录取范围,也就是说,别的地方的学子,依旧可以考文学院,但是得看成绩。
至于明德书院升学进入文学院,到那时候,明德书院出来的学生,他们的起点,就跟外面的那些学生一样了,想要进文学院,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进入文学院的门槛,并不会对明德书院降低什么,一切,看自己。
说是在明德书院之中不好好学习,指望着能够因为是明德书院的学生而优先录取,那不可能。
庄子上的书院人气儿高了,结果也是带动了其它的几处书院发展,就算是高门大户出身的孩子,也有不爱习文,喜欢习武的,喜欢研究医术的。
医学院有一批学生也到军中去了,做了军医,而针对这个,朝廷也联合兵部那边颁布了相应的法令,军医在军中,根据功劳大小,也可算军功。
不仅仅是上战场杀敌有功劳,在战场上将伤兵抬回来,在营地里救治同袍,也是有军功的,因为救了人之后,人的伤好了,会继续上战场杀敌,给朝廷省了抚须的银子,也是挽救了人的命。
一些小门小户的,家里有家资的,也在考虑让自己的孩子走这一条路,但是医学院的招生在针对性上,甚至比文学院的人要更严格,脾气不好的不要,心思不够细腻的不要,丢三落四的不要,甚至书都读不明白的,也不要,喜欢端架子的,不要。
孙思邈好脾气,但是不代表会在这方面放松,一旦放进来不合适的人,成了医者,那真是害人害己了。
每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孙思邈都会亲自过目。
不仅仅是长安城的人,就连大唐别的地方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