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老朱居然都能被说服(4 / 5)

他也反思了很多原因,却怎么都不承认是因为自己给他们的俸禄实在是太低,同时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原因。

剩下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经济制度有问题,或者说当时元末明初天下凋敝,在那种情况之下,就应该明白经济一定会受影响,所以不能太过于苛刻。

那些当官的本来经济就受到了巨大影响,你还让那些当官的活不下去,那他们可不得为了自己能活下去而努力去捞偏门。

估计朱元璋是看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不愿意改,凡是心里想着要求当官的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不然你就没有资格当我大明朝的官员。

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就可以看到,朱元璋治理之下的官员很是无奈。

因为他们既要活下去,同时呢又想活得更滋润一些,可皇帝根本就不允许他们活的滋润,反而是一味的要求他们必须得要艰苦朴素。

必须要把该做的事做完,不该做的事也得干完。

说实话他的这种态度还真就让那些当官的厌恶,可是呢又没有办法。

在如此高压状态之下,当官的就只能先熬着吧,熬到你老死之后,我看下一轮环境没有了这么强的威压,没有你这么厉害的手段之后能怎么把我们控制得住。

这也是为什么,等到了朱元璋后面的皇帝朱允炆登基后,立刻出现了剧烈的反弹。

大量的官员开始篡改朱元璋的那些政策。

甚至即便明知道这样改可能并不见得有多好,但他们依旧要改,甚至有点矫枉过正的意思。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出现了那么多,朱允炆刚刚登基就开始大量的更改朱元璋政策的事件。

因为这是文官的一次反弹。

这是一次积蓄了许久之后的有预谋的剧烈反弹。

而这也是朱元璋失败的地方。

这就导致那些官员矫枉过正之后,直接就把本不应该要那么急的削藩制度,弄得太急了。

就因为他们太急,才导致那么多藩王被逼反。

甚至可以说燕王朱棣之所以会造反,老爷子也有一定的责任在。

如今听到朱标这么说,他现在想了想,还是说道,“既如此,那便按照你们所想去办吧。

“既然你们觉得官员应当提高点俸禄,那就提高一些吧,甚至还可以多给他们点补贴。

“当年朕是觉得这帮人不该拿这么多,可现在看起来,要想让这帮人听话又得让他们干活,还真就得先喂饱他们。

“不喂饱了他们,他们变本加厉的剥削老百姓,那反倒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