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已到(2 / 3)

叶青所言似乎都颇有道理,一时心乱如麻,纠结不已,难以决断。

叶青目光如电,直视王宁,沉声道:“王尚书,肃慎铁骑之兵威凶悍,其蛮横无理之行径,相信你身为兵部之首,应当有所耳闻。自古盘踞北方之异族,狼子野心,窥伺沃土,何曾有不觊觎我贵霜锦绣江山之辈?你今日力主联结肃慎伐金,看似解近忧,实则是开门揖盗!若他日肃慎人羽翼丰满,果真挥师南下,侵我疆土,荼毒我百姓,这个引狼入室的滔天罪名,王尚书,你可愿以项上人头,一力承当?”

“我……”王宁被这诛心之问猛然噎住,脸色瞬间涨红如血,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御座旁侍立的都知太监冷静,指望这位深得圣心的内相能出言解围或分担压力。然而那老太监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神在在、事不关己的模样,丝毫没有出列的意思。

王宁心中又气又恼,不由得冷哼一声,悻悻然闭上了嘴,沉默不语。他暗忖:这千斤重担,连掌印太监冷静都避之不及,不愿沾染分毫,自己岂会上赶着去揽下?如今冲锋陷阵,拼死拼活挣来的功劳,是大家共享,大头还得归冷静;可若将来真因此决策引来滔天大祸,自己这兵部尚书必定首当其冲,被推出来当那替罪羔羊,一肩扛下所有罪责!

王宁这一退缩,退回班列,大殿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众臣交头接耳,望向兵部尚书王宁的眼神中,或多或少都带上了几分轻蔑与不屑,仿佛在嘲笑他方才的慷慨激昂不过是色厉内荏。

叶青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腰板挺得笔直如松,锐利如鹰隼的眼神缓缓扫过殿上众臣。那目光所及之处,嘈杂的议论声如同被刀斩断,瞬间平息下来,大殿内落针可闻。

在一片死寂中,叶青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响起,掷地有声:“臣,叶青!愿于玉殿彤庭之上,立下军令状!此去必克复故土,收复河山,献捷于官家阶前!若有差池,甘受国法严惩!”

“哗——!”此言一出,宛如巨石投入深潭,大殿之上瞬间又炸开了锅,比之前更为喧哗。群臣无不震惊侧目。少宰冯泉更是微微眯起眼睛,乜视着挺身而立的叶青,眼神复杂难明,其中既有惊诧,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那目光仿佛在无声地质问:小老弟,何至于此?何须这般拼命?

你如今已位极人臣,权势煊赫,在建康城逍遥自在,享受着这无边风流富丽,究竟图个什么?

纵然此番功成,你一个文官出身,这般年纪已然官居少宰,位同副相,难道还能更进一步,封王拜爵不成?

站在一个权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