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滚烫的感激之情自心底喷涌而出,几乎令他喉头哽咽。
他立刻深吸一口气,将翻腾的情绪死死压下,唯有那抱拳领命的手臂,因用力而显得格外僵硬,眼中闪过一抹混合着震撼、羞愧与决然效死的复杂光芒。
“其三!”凌川目光转向斥候出身的斥候,“原云州斥候营一千精锐,扩编至三千人!授新营号——‘夜枭营’!执掌玄夜银羽旗!陈谓行任都尉!纪天禄任副都尉!”
“末将领命!”陈谓行起身,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
他很是诧异,毕竟,就在半个月前,凌川于高平县才将纪天禄的斥候小队并入斥候营,短短半个月,竟然再次对斥候营做出这么大的调整。
事实上,凌川原本想着,等过段时间再调整编制问题,可正是在高平县调整斥候营的编制,让凌川意识到,此事不能再拖了。
此外,凌川还将亲兵营扩充到一千人,这也是各州主将和副将的标配,如今,随着事务不断增加,仅靠原本的五十亲兵根本忙不过来。
此前,程砚已经多次建议,却被凌川压了下来,因为当时各处大营正在紧锣密鼓地训练。
关于亲兵选拔的事情,凌川依然是交给苍蝇、沈珏和孟钊三人去做,他们心里清楚需要选什么样的人。
一连串的任命如巨石投湖,激起层层波澜。
而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际,凌川说出了最后一项安排:“最后剩余两万云州步卒,由程千韧统领,赵襄出任副将,辅佐程将军,统辖步军!”
此言一出,堂内原本有些紧绷的气氛,瞬间缓和了许多。
一些心思敏锐的将领立刻品出了其中的意味,赵襄虽未执掌最核心的骑兵,但却被赋予了副将之职,地位实则并未下降,反而在步军系统中获得了实权。
这显然是一种平衡与安抚,也体现了凌川用人的老练,既大力提拔能臣干将,也并未完全冷落旧部中有能力者,人尽其才,各安其位。
接下来,凌川又对一应边防细务做了周密布置。
整体防务格局虽未大变,他却以犀利的眼光,精准点出了几处看似细微、实则致命的疏漏与软肋。
这些瑕疵平日或不起眼,但凌川深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理。一旦烽烟骤起,这些被忽视的薄弱之处若为敌所乘,其害必将被急剧放大,甚至成为倾覆战局的关键。
他严令各关隘守将限期修补完善,并将其列为日后巡边督查的重中之重。
紧接着,他再度严申高平县新营及粮仓,必于三月之内必须完工,他一开始便决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