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王财神风闻刺探(5 / 6)

道:“不,他没资格不考虑大东洋帝国的态度。”

细问之下,方才知晓:

原来东洋方面所谓的“中立派”,也不是真中立,而是待价而沽,援郭还是援奉,完全取决于双方能出让多少关东利益。

郭鬼子并非不懂变通。

事实上,早在发兵之初,他便主动联系了东洋大使馆,保证不会侵犯东洋侨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并承诺继续遵守东洋人在远东签署的各项条约利益,除了发兵期间,老张跟东洋签署的条约不予承认意外,其他一切照旧。

王正南不禁错愕——既然如此,郭鬼子还凭什么指责张大帅是卖国贼?

敢情他若是成功了,就只是把奉天改了个姓氏,东洋人依旧在关外横行霸道?

可转念一想,打从倒清开始,各路军阀也都是这么干的,都不敢毁约,谁敢毁约,也就意味着把洋人推向敌方阵营。

“现在就要看他们双方的诚意了,”武田信笑着说,“张大帅也好,郭将军也罢,谁更有诚意,谁就是我方的朋友。”

“二十四小时以内,就见分晓?”

“对,很可能明天早上,就能知道最新进展了。”

“那也就是说,郭鬼子还没打到奉天呢?”

“没有。”武田信的眼里忽然闪过一丝轻蔑,“现在的混乱,只不过是那些底层人的恐慌罢了!恕我不敬,但贵国的百姓大多都很愚昧。”

“是是是,武田先生说的对!”

王正南连声附和,紧接着却又反问道:“可话又说回来,有谁把这些实情告诉过老百姓呢?”

不是百姓盲目愚钝,而是所知有限,难免就要捕风捉影、暗自揣测,继而恐慌失序,酿成奉天大乱。

仔细想想,郭鬼子通电数日以后,省府才发公告通知,紧接着就是大破郭军的虚假战报,城中难民数量与日俱增,张大帅又突然往南铁租界调运家产……

凡此种种,由始至终,市政公署有过解释么,有人布告战况实情么?

没有,奉天就乱了。

就连江家这样的豪绅富户,都对前线战况一知半解,何况是寻常百姓?

王正南没有当面反驳武田信,而是放低了姿态,陪笑道:“毕竟,也不是谁都能像我这么幸运,能跟武田先生这样的明白人搭上话。我也不求别的,只求贵国跟张大帅商谈的结果出来以后,武田先生能多多关照,提点我几句,那我就感恩戴德了,省得我囤的那点物资,最后都砸在手里可就坏了。”

武田信很大方,点点头说:“可以,就当是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