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六章 仁礼垂钓(求票票)(5 / 6)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4539 字 2个月前

“儒家的道理于嬴政有用,儒家就不一定了。”

“中央学宫之内,儒家的学问一直有,儒家之力……多有打压,接下来怕是会更加严重。”

“……”

张良落于一事。

一件一直存在,但一直没有解决的事情。

“那……你觉咸阳此举可以成功吗?”

一语反问。

“应该……很难。”

“不是没有机会!”

张良沉吟数息,给予应语。

“那儒家会消失吗?”

旁边一语再问。

“消失?”

“应该不会!”

“……”

“既然不会,子房,你何必如此担忧?”

“……”

“虽不会,却可能多弱。”

“……”

“弱,强!”

“从来都不是固定的。”

“仁礼之道,是法家所缺的,是治国所必须的。”

“仁礼所在,儒道就在。”

“由弱变强,也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如此,子房,又有何忧虑和挂碍?”

“……”

“道理如此,所见多难。”

“……”

“祖师当年以仁礼行天下,儒家尚小,虽所料儒家之势,亦是未有得见。”

“子房。”

“一些事,心力施为,则是道德。”

“……”

“师兄。”

“……”

师兄之言,皆为道理。

张良无力反驳。

道理如此,自己却不愿意是那个道理。

十年、百年、千年太久,眼下才是真实,才是只手可以触摸的存在,也是可以把握的存在。

“子房。”

“心静了,才能感知天地的脉络,把握大势的方向所在。”

“儒家如此。”

“韩国的事情也是如此。”

“知可为而为之,因势利导,事有可成。”

“至不可为而为之,悖逆大势,则万难之。”

“此刻,山东之地的许多人都明白那个道理,为何你却不明白了?”

“……”

“倘若接下来仍没有可为之事,一些人,一些事,安稳如故,未必不是好事。”

“若有乱,生死难料。”

“若如旧,未必不是好事。”

“你也是从那段岁月过来的,当知那般。”

“纵然最后成事,你的心意和现在相比如何?”

“韩国是否还是那个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