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武将手里从家带来的礼盒放在了一边,也没往沙发上去坐,而是迈步看起了这客厅的摆设。
这客厅里最多的便是书了,除了日常所用的柜子,其他墙面都是书柜,旧书籍堆的满满的。
另有搁不下的书籍摞在地上,挨着书柜摆了一趟。
如果不是附庸风雅之人,那在客厅里摆书架,定是楼上的书房摆不下了。他倒不意外老张的这些书,从几次交往上便能看得出张老头是个有学问的人。
他也没手欠,去翻找人家的藏书,只是挑着顺眼的瞅了瞅,瞧见多是古籍,便也多了几分小心和郑重。
真能看得进去古籍的,那多半是有修行的。就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没有句读(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也能把人折磨疯了。
李学武也是听来的,说是早先考秀才也好,考进士也罢,有特别损的考官出题就爱考阅读理解。
啥意思呢?
不是没有标点符号嘛,一长溜文字摆出来,让你按照核心思想做八股文章。
后世参加过高考的读者都知道,高考语文作文是有几分八股破题意味的。
给你一个故事,或者几句话,但凡理解不出来,那这作文你算是白写了。文不对题,你跑题了啊。
考秀才的题目有些句子连在一块,这个逗号放在哪个位置也有说道,放错了就全错了。
李学武倒是能看得懂古籍小说,小时候是读过文言文版四大名着的,有这方面的积累。
不过懂也是粗懂,毕竟很多古籍都需要看注解才能读得懂的,就比如四书五经,都有注经。
他从书架上找到一本《梦溪笔谈》,也没看是哪版的,回到沙发这边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这是宋朝大家沈括的书,收录了他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非常有可读性。
而他找到的这本是分卷《人事》,不是人物史书,更像是宦海沉浮的人事录,读起来挺有意思的。
沈括活到了六十五,那可是北宋年间啊,算长寿了。官至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加龙图阁学士,算是今天的边疆一把挂副挂兵,相当强悍。
他看书没有节制,更没有什么规矩,喜欢的就看,没时间就扔在一边,除非是学校里的教科书,逼着自己也要翻看完。
说实在的,他能在今年把过去两年大学里的课程追赶上来,还得感谢上官琪。
就算是钢铁学院的教授们受裴大宇嘱托,要给他开小灶,可人家教授有时间,他没有时间啊。
李学武哪里好意思麻烦这些老教授,上课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