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简单,常规年终审计或者盘点的力度与李学武要求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组织的审计自然不一样。
以前的盘点是以各工业企业为主体,由相关部门执行,也就是自己查自己。
但现在不同了,李学武要求组建的审计小组是由三方人员参与,组织主体更是六亲不认的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这让他们怎么熬过去。
熬不过去的,即便要抽调各工业企业机关的人员参与,但也是交叉盘点。
你说有人就有机会?
那也得分怎么看,你能找到的人是否具有话语权,是否能在盘点工作中帮你说句话。
几乎没有可能,从办公室传出来的消息上看,从各机关抽调过去的人员主要以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年轻人为基础,无差别随机挑选。
且不说这些年轻人不谙世事,不懂人情世故,就是懂人情世故的他们也做不了主。
这一次审计工作抽调他们主要是为了干活的,让他们执行审计过程中的一些“体力活”。
那你说从集团下来的审计、纪监和财务人员就能说得上话了吗?
也许吧,只是三方人员交叉在一起,谁敢冒风险给你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就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秘书长来辽东工业主持工作的第二把火要烧起来了。
审计、纪监、财务相互监督,真正能决定审计结果的却是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那些人。
你说办公室周佩兰等人也是年轻人,初出茅庐,怎么有能力和责任承担得起这么重的任务。
别忘了,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背后站着谁,是集团秘书长李学武。
你看表面上是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兢带着四个年轻大学生在组织这场审计行动,实际上是以集团秘书长李学武为首,以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支持展开的。
集团在辽东的十家主要工业企业几乎同时进行审计工作,不会给大家留出反应和协调的时间。
你说我这边缺台设备,审计组先来我这边,那把你们厂的设备先借我一台行不行?
以前行不行不知道,现在一定是不行的,因为审计组完全不会给他们协调设备和资产的时间。
审计组进驻各工业企业的时间已经确定,李学武就是故意留给他们半个月的时间来抹账。
在这段时间里,张兢也好有时间和精力选调人员进组培训,封闭分组,做好审计准备。
十五天的时间要么把资产账目做平,要么把亏的东西补全,否则只能按纪律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