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没有朋友(3 / 12)

钢城工业区的管理模式。

站在快要建成的钢城轧钢厂厂区侧面加油站的位置,高雅琴东西眺望,能确定钢城工业区是以她面前的这条路一分为二。

南北一分为二,东西被三条路分作四块,工业区外围与钢城市的主干道接驳,俨然已经形成了一座完整的工业卫星城市。

十座现代化工业区企业聚在一起,且能实现系统化和集成化的统一调配管理,不得不说一句,李学武的心实在是太大了。

心之大,一座钢城装不下啊。

——

高雅琴一行只在钢城驻留了两天,两天时间里李学武陪同对方参观调研了几处重点工业企业,尤其是与经济建设工作相关的。

两天后,李学武同高雅琴一车回京,一是同李怀德汇报集团在辽东工业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二是参加小舅子的婚礼。

丈母娘定的日子,阳历三月二十三,正好是周末,丈人也从金陵赶了回来。

一路上李学武依旧是同高雅琴谈,谈集团在辽东工业建设、经济建设、组织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的内容,这也是他回京以后要同老李做的谈话准备。

他将目前集团在辽东的主要工作重点划分了四个区域,分别是工业、经济、组织和文化,四个重要工作紧密衔接,互助互利。

“工业建设工作都不够你忙的了,你要巩固集团组织建设工作我也能理解。”高雅琴看着李学武问道:“积极推动经济建设工作算是帮我的忙,文化建设是什么意思?”

“没有文化的民族不能长久,没有文化的企业空无一物。”

李学武不是在掉书袋,而是很认真地讲道:“要完成组织建设工作,必须有文化建设支持,要实现工业建设和经济建设长久发展,同样需要文化建设的支持。”

“我在想你同李主任说这个,他能不能理解你,或者说能否听得懂。”

高雅琴话说的很直白,也很伤人,即便李主任没在这,李学武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浓浓的恶意,是老李惹了她了?

是了,让高雅琴白跑一趟钢城,兴致而来,败兴而归,能不埋怨老李嘛。

再加上老李不懂业务,更不懂经济的德行,一定是在她面前露怯了。

有能耐的人就是这样,有能耐的女人更是,他们都瞧不起弱者的。

“李主任还是很高瞻远瞩,深明大义的。”李学武端起茶杯笑了笑,说道:“他能听得进去意见就很让人敬佩了。”

“哦——”高雅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说道:“原来你对李主任的评价标准只是听话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