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是福不是祸(6 / 12)

,这是部里在借用红星钢铁集团的资源,稀释和纠正集团最近的一些作为,看样子是给集团留了面子了?

最近集团都做了什么让部里想管又没管,通过这种手段进行软干预的行为?

是从两年前,红星钢铁集团开始疯狂地吸纳大学毕业生开始,部里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情况。

刚开始红星厂没有知名度,也没有能力吸纳和安置那么多的大学生,所以部里没什么反应。

但在最近的两年,红星厂在实现集团化的过程中,先是成立了围绕各种工业企业发展建设的科学研究所,又在去年整合这些研究所资源成立了研究院。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集团较为重视和尊重文化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积极争取全国与红星厂业务相关的科技和技术工作者的加入。

刚开始力度不大,但随着集团不断盈利并持续投入资金来拓展人事方面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和吸纳优秀人才,这一举动已经被多方所察觉并反馈。

部里开始正视这一问题,侧面了解了一下,发现红星厂在人才引进和使用上没有任何问题,李怀德主持的管委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念也没有什么错误。

但是,这么多的技术人才和科技工作者涌入红星钢铁集团,所带动的大学毕业生进入集团的数量就大大增加了,使得集团管理层和技术层面的平均文化水平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

再直观一点的比较,在拥有大学毕业以上学历的职工数量上,红星厂同兄弟单位对比已经遥遥领先了。

这不算什么坏事,但需要警惕某些量变所带来的质变,部里不好说什么,便提出了这一计划。

你们红星钢铁集团不是提出科技为先,发展工业和技术嘛,你们不是有独立的教育培训体系嘛,那你们自己的工人不培养,老是招人有什么意思。

工人到什么时候都是先进的,红星厂不能说工人缺少培养潜力和价值,这是不对的。

所以部里这么讲,这么安排,尤其是要求七二一学院要给予联合企业一些名额这件事,处处体现了部里的关怀和关爱。

李怀德还能说什么?受着呗。

不过七二一学院的教学方式很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在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学习放在了各个企业。

这些被选拔上来参加培新的工人一定是具备基础文化组织的,经过培训培养后绝对能充实基层管理力量。

无非就是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嘛,这一点李学武是比较认同的,教育投入多少都不算多嘛。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