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7章少年容(5 / 7)

诡三国 马月猴年 5375 字 2个月前

也有兵卒训练的基地。

只不过阴山之处,以汉人为主,胡人为辅,而在陇右之处,则是相反过来,以胡人为主要兵源,汉人倒是其次了。

因此在训练兵卒的方法上,自然就有了不同。

汉人之中,也是会有刺头,但是相对来说会比较好『沟通』一些,但是胡人不同。

在陇右马场之中,姜冏是深刻的感悟就是胡人真不好管教。

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胡人毫无道德观念!

不是说胡人不懂的对错,而是他们的对错,和汉人的标准完全不同!

甚至一个部落和另外一个部落之间的标准也不一样!

明辨是非对错,几乎是所有华夏子孙,在开蒙的第一课,而胡人在当下的环境当中,这一个环节是缺失的……

这就跟教育体系有关了。

儒家儒教,也和人一样,有好有坏,需要区别来看。

不管怎么说,儒家在华夏教育体系上的贡献,是领先于世界,无人可以否认的。

大汉三四百年间,从汉武帝开始推崇儒家开始,在这样的体系之下的华夏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即便是不认识字,也会被环境所影响。忠孝仁义,这种最为基础的道德标准,构建出了大汉的基层百姓的价值观,也深刻的影响了后世的华夏人。

但是同时期的胡人,有什么道德标准呢?

没有。

甚至偷东西,抢劫物品,都不会认为是作恶,而是本事。

对于很多胡人来说,能偷能抢,便是家庭的英雄,若是能带着族人一起抢,那就是部落的豪杰!

这些胡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存了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现在即便是到了汉地,这习惯也不是那么好改的……

毕竟胡人的部落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奴隶制,部落头人掌握一切,财产以及生命。即便是到了陇右马场之中,还是有些人不能完全改变旧有的习惯。而且胡人军校觉得他只要不克扣汉人兵卒就是,胡人兵卒不敢反抗和举报他,姜冏也不能将他们怎么样。

因此在陇右马场训练期间,姜冏几乎是执行了最为严厉的训练,治军极严。

所有的刑罚几乎都是按照顶格的标准在执行。

但是依旧很难改变这些胡人的习性……

当然,一般的错误,也不至于是要打死打活的,但是一旦触及红线,尤其是第二次的重犯,那么一定是严惩!

起初,姜冏也是比较讲道理的,但是后来就亲自动手过,而且还是活活将人直接打死……

第一次,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