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赋,不足以缮驰道、给戍卒,故必以农为本,商为末,不可易也。』
庞统很是赞同。
斐潜翻出一些数据,表示如果说农业的民夫赋税租调等维持在农耕的15%到20%左右,基本上就可以是盛世了。农民有足够的闲钱,在保证了生存的前提之下,就会开始消费,才能刺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而一旦农民陷入长时间只能维持生存,甚至连生存都有问题的情况下,不仅是商业手工业萎缩,同样的人口也开始衰减。
而以工坊为代表的手工业,在斐潜的指引下,已经开始用火药火器来改变战争形态,这就意味着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战争的烈度提升,持续的时间被缩短了,再加上斐潜采用金银铜等贵金属改良经济制度,传统的政治统治路线才会有机会进行突破。
历史证明,近代的封建王朝终结,不仅仅是官僚的腐败,土地的兼并,也伴随着工业的发展,海运的扩大,交通交流的频繁,最终导致陈旧的体系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即便是守旧派再不愿意,也会被逼得不得不进行改革。
不过,做这些事情,就需要改进大汉现在原本的政治结构体系。
斐潜首先抛弃的,就是神权皇权的二元结构,也就是西欧出现过的政治体系。
华夏也有一段时间可能踏入这一条河流。
在佛教盛行的南北朝时期,如果某个皇帝在这个期间内,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改造,与官僚相互结合,就有可能将原本的『天子忠孝儒家模式』,改变成为『转轮圣主的佛国体制』,即有可能出现类似于后世东倭的『天皇、幕府、寺社』的三角一体架构,那么就有可能形成所谓东方秘境等佛国政体。
后世东南亚之中,也有类似于这一类的国家体制。
佛教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替代儒教的忠义君臣,比如轮回学说,罗汉体系等,其实也就是类似于『忠孝』压制,『等级』划分,但是神权和皇权的二元制,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稳定。有了秦始皇之后,再也没有那个野心蓬勃的皇帝,愿意身边还站着什么佛主,天帝,亦或是什么天师之类的人指手画脚。
其次,斐潜又否决了技术官僚共和制。
斐潜当下确实是有这方面的可能性。
黄月英和黄承彦,基本上就是斐潜政治体制当中最强的手工业的支持者。许多斐潜的『奇思妙想』就是通过黄氏工坊里面的大工匠一点点的实现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斐潜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将大工匠的晋升等级制度和科举进行深度结合,确实是有可能会衍生出以『机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