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扶贫办(2 / 3)

“过去看看。”

秘书和其他扶贫办工作人员也习惯了领导的作风,霸道,专断独行,看问题一针见血,做事不留情面,都是于小明的标签之一。

大部分都是学自祁同伟的,做了祁同伟几年的驾驶员,看惯了祁同伟毫不顾及人情世故的样子,学得也是有模有样。

只是他没有祁同伟那样的老练,有时候一味不顾人情世故,却又不懂得在恰当的时机妥协,这就导致了于小明想做一番事业,但总是感觉困难重重。

学领导不能完全照猫画虎,得深入学到精髓,祁同伟的每个面具和表情,其实都是精心制作的,除非像小梁那样,获得深入的讲解,以事物的本质来决定自己的做法。

像这次暗访一样,如果是祁同伟来做,他会默认随行人员透露一部分消息给下面,卖一半面子给下面干部,自己掌握主动权的同时,也给下面干部留一点面子,该凶的时候凶,该放的时候也不纠结。

于小明摸了一下旁边房屋的墙壁,这些房子当年没有打地基,那时候的水泥质量也差,上面的砖木重量经历了几十年,发生了倾斜,导致房屋产生了巨大的裂纹。

“这肯定是危房了,这样的危房,如果不能审批重建,那县里应该主动维修啊,咱们省里不是下发了专项危房维修资金吗?”

秘书马上回答。

“是的,主任,专项维修资金应该是每个地级市三亿元,去年上半年已经到位了,按照文件要求是今年年初就完成危房数量的上报和整改的。

我马上打电话询问一下,这个市的整改情况。”

不用打这个电话,于小明也猜得到,文件上肯定已经报了全部整改到位,但现实摆在眼前,有人居住的房屋烂成这样,就是没维修。

但这个电话不打,迟点就没有理由去质问下面的官员,一行人就耐着性子,慢慢往前走,等着秘书的电话结束。

没一会儿,秘书就过来回话。

“主任,住建厅那边回复说,已经完成全部的拨付,他们是不可能截留这个钱的,上面随时盯着。

我已经让他们把文件拍照过来给我了。”

于小明一边往前继续走,一边观察着旁边的房屋,又是一栋,这里一批房屋应该是同一时期建造的。

问题也都是类似的,墙上大面积的裂痕就说明了一切。

“再打个电话给住建厅,询问一下这个县,这个村的危房有没有上报,又或者,上报了危房,又上报了已经整改完成。”

现实摆在眼前,这一批危房坍塌可能就是一次暴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