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1 / 5)

20号,万众瞩目中。

冯晓刚导演的战争电影《枪与蒲公英》震撼上映。

首日院线排片38%,

《投名状》排片降至32%。

两部大片占据了贺岁档院线超7成的排片。

《枪与蒲公英》首日票房1500万人民币。

成绩亮眼。

网络上、报纸上,好评不断。

《投名状》日票房降至500万人民币。

只有《枪与蒲公英》的三分之一。

至于《非诚勿扰》。

以内地3.07亿人民币的票房成功下画。

香江票房报收180万港币。

台省票房800万台币。

制片方可分账票房为1.09亿人民币。

扣除3000万人民币的成本。

还剩7900万。

宁昊和陈国富分别可得5%的内地票房分红。

制片方还剩7110万人民币。

广告收入1000万人民币。

海外版权卖了150万美元。

内地的音像版权,电视播映权卖了2000万人民币。

最终,《非诚勿扰》带给双城映像的收益为1.13亿人民币。

赢麻了。

“给《投名状》加点压力。”

王中垒打了个电话。

《投名状》票房远不及《枪与蒲公英》,但院线排片并不少。

在王中垒看来。

这影响的都是己方的票房啊!

如果《枪与蒲公英》能占据45%以上的排片。

单日票房冲破2000万也不是不可能。

很快,网络上关于《投名状》悲情基调不适合贺岁档的新闻开始大肆传播。

《投名状》的出品方也不是吃素的。

我投资3亿还能让你欺负了?

一时间,对电影《枪与蒲公英》回避真实历史,用浪漫主义手法包装战争的批评声不绝而耳。

两家开始了互黑。

与此同时。

《枪与蒲公英》的真实评价也慢慢浮出水面。

与去年上映的《无声的号角》相比。

《枪与蒲公英》无论是战斗场面还是道具细节远不及前者。

冯晓刚对电影的叙事逻辑与人物塑造也不如冯小宁。

更有为了增加电影戏剧性冲突而刻意塑造的不合理的欺骗与隐瞒。

一时间,《枪与蒲公英》的评价大跌。

《投名状》第二周内地票房5600万人民币。

《枪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