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剧剧组,尤其是有望和想要上星的,差不多有1/3的都会联络易安。
余下的2/3,有背靠公司和电视台,也有想联系易安,但受不了排队的。
没错,现在除了一些热门剧,很多中上游的剧想和易安合作,得排队。
之前也说过,易安发行能力是强,但没强到超现实。
目前为止,易安每年计划发行的电视剧数量约在20~30部。
随着公司的发展,数量肯定会多一些,但尽量让数目涨的不会太快。
一方面是人手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剧太多,易安合作的稳定渠道吃不下。
而且这种普通或稍好的剧,价格抬不上去,赚的不多,成绩口碑也有风险,属于比较鸡肋的选择,性价比不高。
所以易安发行面对行业的追捧,仍然坚持在走精品路线,更偏向于与热门剧组合作。
热门剧组收视潜力足,买家多,价格也好商量,到时剧组、电视台、易安三方多赢,赚的多还省心。
不过热门剧也不是那么好抢的。
涉及利益比较多,哪怕易安能多卖钱,也不是谁都买易安的账。
比如华谊和海润,他们或许会和易安合作,但都是挑几个回报高的项目,多赚一点,但不会和易安全面合作。
原因很简单,把电视剧发行交给易安,等于让颜礼捏住他们的一条命脉。
唐人、周易那是没办法,实力不够,而华谊和海润是可以自己发行的,哪怕赚的少一点,总比看易安眼色强。
还有一些有电视台背景子公司或者某某中心,也不会规模找易安合作。
一方面是本身也有渠道,另外一方面里面涉及到人事和影响。
哪怕干得差,也得是自己人干,不好外包,更不能裁撤。
再加上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易安很难或者说不可能所有发行项目都是优质热门项目,也会接一些普通或者稍好的项目。
但这种项目,整个圈子到处都是,想和易安合作的也多,那就得慢慢排队,等不了,就找别人。
在这种供需情况下,易安的一些相关话语权也不断加大,很多时候能直接换成利益。
比如某剧组想和易安合作,本身实力不够重点项目,排队排不上,那可以格外让渡一些利益来插队。
发行分成是最基础的,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合作,比如开放该项目或其他项目的投资、选角、广告等给易安。
之前甚至有一个制片人,打算以易安艺人主演+18%的发行分成,拿下易安的发行合同,然后再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