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山的机会。
为什么有的地方不发达,是因为积贫积弱,常年累积下来的贫困,导致了他们在各个方面所能够得到的各种援助和其他别的方面的各种基本福利都比城市里的孩子要少很多。
就像读书,对于这座城市现在的孩子来说普遍已经不是什么难以为继的事情了。但是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可能的是一辈子最大的奢望。
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他们本身的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连下一辈的发展都被这样无情地斩断。那又怎么能够希望这些地区能够真正的发达起来呢?
那最后的结果就是越穷越弱越弱越穷。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那里将会永远都失去发展机会,从而一代一代的落后,变成永远都不可改变的,贫穷的落后的既成事实。
虽然建造一所学校要投入大笔的资金,而且还不可能帮到所有的孩子,但她只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呼吁资源配置的平等,也希望尽其所能的帮助的一些人,希望这些最终接受教育的人,能够改变自己家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贫穷落后的面貌。
面前的这个‘女’孩儿应该是跟她一样的想法吧!所以才会这么爽快的批下大笔的资金,而且据说已经派了总裁去和当地的管理部‘门’进行‘交’涉,希望能够拿到建造这所学校的相关正规审批,足见她有多么重视。
审批不仅能够堂堂正正的把学校建起来,而且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们也能够拿到其他地方同等级学校相同含金量的毕业证书,否则以后到了社会上难免会有人不会认同他们。
顾安宁想了一下,还是说道:“那边如果真的建起来的话除了老师,还有一个这个人是谁?你有没有想好最佳人选呢?”
“我还在考虑这个问题,毕竟那里条件艰苦,也不知道谁肯过去那边。因为各种条件肯定都会有大幅度的下降,也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宋海翎明显心里没底,所以说出来的话也没什么底气。
毕竟那边还没有发展起来,条件特别落后,有的地区,甚至没水没电,这样的条件还有不知道令人怎么形容的‘交’通条件,其实都是一只只的拦路虎,有谁愿意放弃在城市的生活跑到大山里面去呢?
这个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想了想宋海翎试着提议道:“不如我亲自去吧!我去过那里很多次的,对那里的条件和相关的情况都有心理准备,而且也没有什么家庭负担,想回来随时都可以回来,只是要‘花’费的时间更多一点而已。”
顾安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她走掉的话这里又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