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总得有个结局(2 / 5)

美人小吃店 银河灿烂 4448 字 1个月前

前若想得到一张盐引,必须向盐运使衙门交纳盐课银,并且同衙门里的人有过硬的关系,毕竟盐引都是有定数的。

而“开中法”一出,获得盐引的步骤立刻不同了,需得报中﹑守支﹑市易。其核心的理念,便是只有当盐商按照官府的要求,将粮草运送到指定地区的粮仓,才能换取盐引。

“依这个意思,是不是只要能按官府的榜文将粮草运送到辽东,便能换取盐引进而贩盐了?”一个商人迫不及待地问,从前能买到盐引的只有那些大盐商,他们后来者连分羹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忍痛放弃这一块金山银山。

月牙儿点了点头。

宝银楼的邢爷看了那人一眼,但笑不语,他心里想着:那些现成的盐商会舍得把盐引让出去给旁人?做什么春秋大梦。朝廷弄出这么个条例,不就是倒逼着盐商们去运送军粮么?他心里倒更在意国债的事。

所谓国债的规则,商人们一听就明白了,不就是从前那些小门小户将银子放在旺铺里吃利息的翻版么?只不过存钱的地方变成了朝廷的国库而已。国债给的利息,也和百姓放在铺子里收的利息差不离,只是毕竟有朝廷背书,总比放在一家铺子稳当,毕竟铺子卷钱跑人的速度可比改朝换代的速度快多了。

只是对于商人来说,将钱按年限存起来并不是什么好去处。邢爷本来打算意思意思买两张国债应个景,却听说萧老板买了许多国债,怕是里头有什么缘故。

邢爷笑呵呵地问月牙儿:“听说萧老板买了不少国债?可有什么内情。”

月牙儿方才说了一大通话,这时拿起茶盏慢悠悠吃茶,引得在座商户频频望她,想催她说又不敢。

其实这国债原本是打算摊派到宗室和官吏身上,但月牙儿以为,若是能引起商人们抢购国债的热潮,引起百姓的效仿,效果比前者要好得多。

等吊足了胃口,她才不慌不忙地将茶盏放下,欲言又止,似乎顾忌着什么,只说:“其实也没什么。”

她越不肯说,其他人便越以为这里头有名堂。等到这次集会结束,邢爷拉着黄会长,一起去堵月牙儿。

“这一套首饰,是我家银楼师傅的得意之作,还请萧老板笑纳。”

“这怎么好意思?”

黄会长陪着笑:“萧老板,你只管收下,邢爷是个爽快人,为人处世没的说。这也是想同你交个朋友。”

闻言,月牙儿退让了一番,这才让小丫鬟收着。

眼看她收了东西,邢爷满意了,笑问:“方才人多,萧老板肯定不方便把话说全了,如今也没外人,不若透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