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是这样。
从前在镇北,乔家府上就她一个人,是好是坏,外祖父从来都不会夸她,偶尔她太皮了,外祖父会指着她说一句你像极了你母亲小时候。
再追问时就什么都不肯说了。
庆安笑:“三皇妹确实天资聪颖。”
“大皇姐也打趣我。”宁安红着脸,庆安摸了摸她的脸蛋,软软的,又白又嫩。
“你被乔家教养得极好,乔大儒文采卓然,能得乔大儒教诲,是你的福气,你不堕乔家风骨,没什么可害羞的。”庆安道。
不知不觉庆安十六岁了。
朝曦主动找方荼提及:“京城今年的科举探花郎是个不错的,只是出身不如状元郎,你怎么看?”
方荼听后想法和朝曦不同:“家世倒是次要,还是听听庆安的意思吧。”
她不想勉强庆安。
“那便先让庆安搬出宫住一阵子,多了解些再定。”
日日在宫里也没机会见着二人,方荼想了想应了,于是庆安搬到了从前乐晏住过的公主府。
秋日里传来方老夫人病了的消息,方荼心里早有预备,加之庆安住在宫外,方荼偶尔也会跟着住几日,方家和公主府两头跑。
方老夫人握紧了方荼的手,心疼地问:“十一年了,荼儿,皇上还没有放下,你呢?真的要一直蹉跎下去吗?”
方荼垂眸:“祖母,我早就看开了。余生只有庆安和元安,盼着她们将来找一个好夫君,姻缘美满,至于其他已经不再想了。”
“唉!”方老夫人再叹。
翻过了年
庆安挑中了状元郎。
朝曦下旨赐婚,十里红妆风光大嫁。
出嫁时朝曦握着庆安的手,反复叮嘱:“庆安,父皇希望你幸福美满,若有一日不快乐,要告诉父皇。父皇许你出城,换个法子活着,你无需顾忌规矩礼法,天塌了,有父皇给你撑着。”
庆安红着眼点了点头:“父皇,儿臣明白。”
一路护送庆安上了花轿,看着送嫁队伍离开了才收回视线。
方荼哭红了眼,元安则在一旁不停地安慰。
第三年冬日元安许给了簪缨世族展家嫡子,做了国公夫人。
次年,宁安偷偷背着包袱离京了,一路去了边关,气得呈安大骂没良心就这么走了。
朝曦失笑:“她心性未定,京城世家困不住她,过几年就回来了。”
呈安红了眼眶。
轮到呈安时,朝曦让他自个儿挑选:“家世样貌手段品性,都极为重要。”
于是呈安选中了刑部尚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