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柯补了一句:“他们六个说先住一个院子就行。一来方便照顾彼此,二来,那栋院子离咱们不远,就隔了一条胡同。就是离咱们家的宅院价格高些,院子也不算大。
住他们六个半大小子绰绰有余。回头我再抽空去买两个粗使婆子和下人照顾他们的起居。”
以前在北川,沈家人已经习惯了凡事亲力亲为,身边没有人伺候。
主要住在山谷中,大家都是一样的,不适合雇佣村民当仆从,又不能带外人进谷。
如今回来京城,虽有诸多不便却也少了某些束缚。
可以趁沈家如今势微,买些干净的仆从照顾家里。
以免待到日后,突然声名鹊起,再买仆从难免容易让人做手脚或者安插眼线。
这些沈清棠想不到的事,他得开始未雨绸缪。
沈清棠点点头,“二哥怎么也跟着父亲去忙这些事了?你不是说到书局去买书?”
陈老教的是很好,也很实用。
可陈老已经隐退了几年,如今科举出题的也不是陈老。
沈清柯到了京城总归得跟赴京赶考的学子一样,要去书局逛逛。
京城这地方不留无用之人。
就算京城街上只是个普通的书局,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看书局里主推的书,就知道这次科举的风向。
其实大乾考的就是八股文,横竖就那么几本书。
沈清柯点头,“买了。一会儿小四给我送过来。”
小四是沈小四。
和耀宗他们一起跟着沈家人过来的,却不是来做生意的。
沈小四大名沈安阳,喜欢读书。家里人便托沈家带他来京城先长长见识,跟着沈清柯先做些学问。
当然,那家人会来事,明面上就说是来给沈清柯当书童。
沈屿之则跟李素问聊天,问她:“清兰怎么知道咱们住在这里?”
李素问瞪眼,“你什么意思?女儿上门你还不愿意了?”
沈屿之放下筷子连连摆手,“我怎么会不愿意清兰登门?就是随口一问。咱们才到京城不过两日,又为了怕影响清兰都没敢给她递信。
且,我看她是自己来的,才问两句。你看你,急什么?”
“人家魏国公府再没落也是国公府,咱们到京城人家知道有什么奇怪的?清兰时时刻刻念叨着咱们,姑爷多上点心不就知道了?
清兰一大早就过来,姑爷不用忙公事的?你怎么一回京又成了老八股?还穷讲究起来?
怎么?是不是还得让女婿登门之前先差人给你送个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