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会被降罪,甚至还能搏一个忠君爱国、刚直忠烈的美名。
“混账,区区一隅岛国,竟敢在我大周天朝大放厥词,莫非真忘了当年被我大周水师打到家门口,跪地求饶的惨痛教训了?”兵部左侍郎催鉴怒声喝道,声音洪亮如钟。
“简直是欺人太甚,这群倭奴,竟敢如此猖獗,我大周泱泱大国,岂能向他们低头?”另一位老臣也愤然出声。
大殿中,群情激奋,讨伐之声此起彼伏。
在这种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选择的问题上,并不多见,一些本就没有什么主见的官员,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表忠心的机会,纷纷出声附和。
对此,皇帝只是看在眼里,始终一言不发。
他的目光在众臣脸上扫过,似乎在观察每个人的反应。
同样,大殿中,站在最前方的内阁首辅黄千浒与文渊阁大学士齐清远二人,也是全程垂首,目光盯着地面,始终没有表态。
这两位朝堂重臣的沉默,反而让气氛更加微妙。
凌川同样没有说话,但他凝聚自己的感知,一直在捕捉黄千浒与齐清远的神态,他注意到黄千浒的右手无意识地在袖中摩挲着什么,而齐清远的眉头则始终微微蹙起。
甚至,凌川偶尔还会感知一下龙椅之上的圣颜,皇帝看似平静的目光下,隐藏着道道波澜。
片刻之后,皇帝主动开口,问道:“首辅大人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决断啊?”
“回禀陛下……”见皇帝点自己的名,黄千浒也只能移步到中间:“老臣觉得,此事没什么可商量的,大和岛国如此咄咄逼人,我大周的东疆水师也不是吃素的,真要打,未必会输!”
就在其他人还在诧异,为何黄千浒会同意陛下提议的时候,黄千浒忽然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眼下大和水军乘势而来,就是想要逼着我们与之开战,此战若胜,自然皆大欢喜,一切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但万一战败,那必将陷入更为被动的局面!请陛下三思!”
皇帝神色不改,心里却暗骂老狐狸,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赞成反对都让你说了。
“其他人呢,都说说你们的意见!”皇帝将目光扫向朝堂之上的其他人,问道。
一旁的齐清远见状,果断站了出来,躬身说道:“臣觉得,此时开战并非上策!”
皇帝目光一沉,问道:“依大学士之见,咱们就应该割地认输,接受这份耻辱?”
“老臣并无此意!”齐清远一脸认真,“而是眼下局势,我大周无论是兵力还是国力,皆不占优,贸然开战绝非智举,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