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嫂子,你这是要出去啊!可有好些日子没见着你了。近来身子可还硬朗?”
田婆子语气和蔼,“这不我家大福回来了吗?过去看看他,你这是刚从宝珠那回来?”
这魏婆婆接连生了六个儿子,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个女儿,从小到大,那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哪怕全家老小省吃俭用,也要给她做新衣裳,买花戴,直惹得几个嫂子满腹牢骚。
只盼着小姑子能快点长大,早日嫁作人妇,别再折腾家里,这不去年春天刚及笄,大嫂就赶忙去找媒婆,给寻了个好人家,年底便出嫁了。
好不容易把这尊大佛请走了,本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安稳日子,不用再节衣缩食了,结果却是她想多了。
媒婆给介绍的那户人家,条件倒是不错,可家中却有四儿两女,小姑子嫁的是老三,是个闷不吭声的闷葫芦。
因为从小在爹娘的溺爱下长大,养成了她好吃懒且嚣张跋扈的性子,同两个妯娌的关系十分紧张,不说势如水火,也差不多,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搅得家宅不宁。
公婆一怒之下,便提出了分家,直接把小两口给分了出来。
还直言,如果老三不是个闷葫芦,不懂得讨姑娘家欢心,相看了十几个都没成,说啥也不会娶魏家女。
把魏婆婆气得直接杀去了女儿的婆家,同对方大打出手,把其狠狠地收拾了一顿,这才解了心头之恨。
但也彻底得罪了女儿的婆家人,老两口甚至扬言,全当没生过老三这个儿子,从此以后,他们夫妻过好过坏,同老宅没有半点关系,再无瓜葛。
小两口被分出来时,也只得了五两银子,三百斤粗粮,以及一些锅碗瓢盆,还有被褥,再无其它。
没有办法,魏宝珠只好哭唧唧地回了娘家,想让爹娘借点银子,帮忙买块地皮建房。
还非要建青砖瓦房,那可是几十两银子,魏家几个儿子儿媳肯定不同意,为此,闹了好几日,这才消停下来。
最后的结果,帮忙建房可以,但只能是土坯房,青砖瓦房想都不要想,否则没商量。
毕竟,老宅几十口人,如今还挤在低矮的土坯房里。怎么可能把辛辛苦苦攒下的银两,给一个外嫁女建青砖瓦房。
本以为房子建完了,这回该没事了吧!结果麻烦事更多,今个没钱买米,明日无钱买盐,总之,变着法子,以各种理由回娘家借银子。
说是借,却一次也没还,自己却吃香喝辣,还有个任劳任怨的男人伺候着。
这下魏家几个儿媳彻底爆发了,纷纷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