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听完男人的分析,连连点头,“相公,你说的似乎不无道理,既是如此,那我也不敢贪心,买下这个庄子,便心满意足了。”
杨家村这个庄子,若是全部种上粮食,一年的收成,足够一大家子的口粮了。
如果年景好,还能余下不少粮食,她已经想好了,留下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其余的便卖给粮商换钱。
“我也是这般想的,咱之所以买庄子,不就是为了种粮吗?若是年景好,肥力足,亩产四五百斤,完全不成问题,一年少说也能收四五万斤粮食,足够咱一大家子食用,余下的,也可以囤起来,以防灾年时,粮商哄抬物价,让咱吃不起粮,当然,还可以卖了换钱,完全没有必要置办太多,除非自己开粮店。”
家中有多少积蓄,陈家旺一清二楚,买完这个庄子,便所剩无几,如果再继续置办其它家业,恐怕就要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了。
小溪点点头,“嗯!一切都听相公的,不过,你明日才能去办地契,这一来一回,怕是要耽误不少时间,庄子估计是去不成了。”语气中夹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失落。
见她这般模样,陈家旺轻声宽慰道:“那可未必,我会尽快回来的,若是顺利的话,咱就去,反之,后日再去也不迟。”
小两口在后院轻声细语地讨论着明日之事,码头这边,大嫂张氏却格外想念小宝。
即使面对色香味俱全的红烧猪蹄,也提不起半点食欲,味同嚼蜡。
“秋菊,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像霜打的茄子似的,无精打采的,可是累到了?”陈家兴伸手在张氏眼前晃了晃。
张氏摇头,“没有,就是许久没有看到小宝,心中有些挂念,上次孩子回来,还是一个月前,眼瞧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似乎该准备秋衣了,要不,明日你带我去趟镇上吧!”
她惊觉,自从搬来镇上后,自己似乎就与儿子渐行渐远,每天只顾着埋头赚钱,从而忽略了小宝,也不知这孩子心中是否会埋怨。
“小弟和弟妹对小宝疼爱有加,自从搬去镇上,吃喝穿戴,无一不是他们在准备,比我们做爹娘的还要上心,前些时日,我过去,就看到他身上穿着一件新衣,说是弟妹新做的呢!我们欠他们小两口的人情,也不知何时才能还完,只盼儿子将来能够金榜题名,谋个一官半职……”
这是陈家兴的肺腑之言,他发自内心地感激弟弟和弟媳,对小宝以及他们这个家的照顾。
只可惜他没啥本事,也帮不上小两口什么忙,反倒事事要依靠他们,内心充满了愧疚。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