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黑娃从杂物间寻来一把柴刀,别在腰间,主仆三人背起竹篓,就朝上山的小路走去。
“老爷,若是这片庄稼,全是咱们的,那该有多好啊!这得收获多少粮食啊!”
黑娃看了眼田里半黄半绿的玉米秸秆,还有那饱满的高粱头,以及金黄的稻穗,他不禁感慨万分。
这么大一片庄稼地,看着真是喜人,他们村十几户人家,所有的田地加在一起,也不及眼前庄子的一半多。
听到这番话,陈家旺轻轻拍了拍黑娃的肩头,“快了,来年,你这个愿望就能实现了。到那时,我们就有吃不完的粮食,再也不用去铺子里买了。”
小溪也跟着连连点头,“不仅要种上玉米和高粱,还要种上小麦。这样一来,我那铺子也能省下一笔可观的开销。”
铺子里最大的开销就是面粉,因为它是制作糕点的关键原材料,无论价格多高都得买。
面粉价格之所以一直居高不下,主要原因还是产量太低。毕竟,就连那被称之为鱼米之乡的江南,肥沃的田地亩产也不过才三四百斤,而北方因干旱少雨,气温低,产量更是大打折扣,每亩最多也就一二百斤。
按照铺子里如今的生意状况来看,每日至少得消耗五六十斤面粉,一个月便是一千多斤,那就是二十几两银子,全年下来,起码要几百两银子。
如果自己种小麦,那可就太划算了。足可以省下一大笔成本。
只不过,庄子的面积就这么大,除去种玉米、高粱和水稻的田地,就所剩无几了。
想到这些,小溪不禁皱起了眉头。
“娘子,你怎么了?”这一细微的表情变化,并没有逃过陈家旺的眼睛。
“没啥,就是我刚刚算了一笔账,如今花馍铺每天消耗的面粉,大概五六十斤左右,一年算下来,更是多得吓人,足足有两万多斤,若是折算成银子,那可就是二三百两啊!
而每二百斤小麦,才能出一百四十斤左右的面粉,如果想供应铺子,那一百亩地的产出,简无疑是杯水车薪。”
小溪越算心越凉,按照北方亩产二百斤小麦来算,少说也得种一百五十亩以上,才能够供应铺子日常所需。
陈家旺满脸震惊之色,嘴巴张得仿佛能塞下一个鸡蛋,“我还真没算过,竟然要这么多?”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小小的花馍铺,每年竟能消耗上万斤面粉。
小溪长叹一口气,“是啊!之前我也没有算过,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哪怕是把整个庄子全部种上小麦,也不够铺子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