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了然。
他流畅地阅读、答题,速度惊人。
完形填空和翻译题,他刻意收敛了一下,没有使用过于华丽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但保证语法绝对准确,用词地道,符合语境。
最后是作文。
题目是关于“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就业结构的潜在影响”。
这是一个颇具深度和前瞻性的话题。林川脑海中瞬间闪过系统知识库里那些超越时代的碎片信息,但他立刻压制住了引用那些过于超前观点的冲动。
他构思了一篇结构严谨、论证清晰、语言流畅的议论文,采用了标准的“总-分-总”结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既展现了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又控制在了一个“优秀本科生”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他下笔如飞,漂亮的英文圆体字流畅地出现在答题卡上,思路清晰,几乎没有停顿。
写完最后一个单词,他通读一遍,稍作修改,感觉十分满意。
此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将近四十分钟。
若按他原本“低调”的计划,他应该坐在座位上等待,避免过早交卷引人注目。
但也许是这段时间沉浸在学习和思考中,习惯了高效节奏;
也许是内心深处那份属于“刺客”的利落和不喜欢无谓等待的本能,在稍作犹豫后,他看了看窗外明媚的阳光,决定不浪费这宝贵的时间。
他平静地举起手。
监考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看到林川举手,走过来低声询问:“同学,有什么事?”
“老师,我交卷。”林川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考场里,却清晰地传入了附近几个考生的耳中。
那几个考生猛地抬起头,看向林川,眼神里充满了惊愕和“这哥们儿是不是放弃了”的同情。这才一个多小时啊!六级考试!这就交卷了?
女监考老师也愣了一下,确认道:“你确定要交卷?不再检查一下?”
“嗯,检查过了。”林川点头。
女老师看了看他几乎写满的答题卡,尤其是那篇字迹工整、篇幅足够的作文,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还是按程序收走了他的试卷和答题卡。
在满考场或惊讶、或不解、或怜悯的目光注视下,林川收拾好文具,平静地离开了教室,将一室的沉寂和窃窃私语留在身后。
“我靠!有人交卷了!”
“谁啊?这么猛?”
“好像是材料学院那个进修生,叫秦川的……”
“就是他?那个直接报六级体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