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国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问题会涉及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赵繁身上的职位要求他必须想办法解决内外问题。
虽然张学文抱怨了一句,但他心里也很清楚,赵繁提出的问题,国家迟早要面对,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要好。
赵繁从来不会只提出问题而不给出解决方案。
听了张学文的话,赵繁立刻说道:“粮食不够吃,就研究怎么增加粮食产量,还不够吃就进口。”
即便是到了21世纪,华夏每年的粮食进口量也非常大,特别是在贸易战的时候,大豆进口还用来反制美国的关税。
如今国内的经济情况好了很多,自然有钱进口粮食,但难题不止这一点。
徐丰忍不住说道:“阿富汗的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国际的交易,以后应该挺难的。”
还要考虑交通和能源安全,反正这仗一打起来,全都是不确定因素。
赵繁提醒众人道:“我们只能把利弊分析出来,决定就交给国务院,我们服从命令听指挥即可。”
这话既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警告,让他们别再愁眉苦脸了,国家人口已经达到这个基数,抱怨只会影响士气。
随即会议室里就开始讨论二胎和三胎的优劣,还有延伸到其他方面的考虑。
国务院的一个会议上看到这份报告,每个人眼前都一亮,并不是说建议完美,而是对二胎和三胎的分析很到位。
不少人和张学文一样,提到控制人口就想到计划生育,即夫妻两个生一个孩子,人口显而易见就可以降下来。
大家都没有考虑到人口红利的问题,以及人口爆发式增长这一波带来的养老考虑。
国务院的会议上就有人为难地说道:“按照计划委员会的分析,二胎能平稳人口数量,三胎则能使人口缓慢增长。”
二胎其实也能保证人口数量,还能降低人口红利带来的不少负面影响,只是不能保证一直保持红利的延续。
有人开了头,不少人就议论开了。
“我听说这个思路是赵主任提出来的,他倾向三胎,我们国家想要发展,得保持人口红利。”
“我也听说是他的提议,他质疑粮食不够吃的问题,要么提高产量,要么就是进口。”
有人担心,也有人开始赞同,毕竟这份报告分析得非常透彻,总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忽视未来的长远利益。
随即就有说道:“其实我觉得他的想法挺好的,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快速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本质上还是人口够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