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刘建国一眼,
“林局,我觉得刘厂长说的不对。
钢铁厂作为咱们四九城最大的厂子,只是一年就能改革完毕,效益显著。
若是当时钢铁厂配合宣传,说不得改革早就普及。
红星钢铁厂体量还要小一些,怎么就不能作为第一批次改革试点?”
林局没说话,只是看向刘建国。
迎着林局的目光,刘建国神色平静,直视林局双眼:
“林局,我理解赵司长的初衷,也并非反对改革,而是主张稳中求进。
至于赵司长提出的问题,我在这里给出一个解答。
第一,钢铁厂进行改革的时候邀请了四九城日报进行宣传,并且在取得成效之后还组织了全市范围的经验交流会,但响应者寥寥。
第二,四九城钢铁厂是我手把手从红星轧钢厂带出来的,当时全厂上下齐心,才有了后来的成效。
可即便如此,真正推动起来仍步履维艰。林局可能不知道的事,在改革期间,钢铁厂爆发了数千人的游行。
工人差点砸了我的办公室,厂子的领导层也有多人反对,甚至在私底下组织反对力量阻挠改革进程。
若无上级坚定支持与稳妥应对,改革难以为继。
赵司长想要从红星钢铁厂开始,我想问一下,赵司长,您是否有把握应对可能爆发的千人游行?
您是否能够振臂一呼,让红星钢铁厂大多数的工人支持你的改革?
您是否已经准备好应对管理层暗中抵制的预案?
如果没有,贸然推进只会重蹈覆辙。
改革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红星钢铁厂的情况比当年四九城钢铁厂复杂得多,一个不慎,改革不仅会停滞不前,更可能引发连锁动荡,动摇整个系统的稳定根基。”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赵司长脸色铁青,张了张嘴话语却没了刚刚的昂扬。
“我作为冶金局分管企业改革的负责人,对于红星钢铁厂的管理层了解的比较透彻,我能保证获得红星钢铁厂领导层的支持。
至于刘厂长所说的工人问题,我想工人的忧虑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而非抗拒变革。
只要做好思想工作,配套保障措施到位,工人的顾虑完全可以化解。
我们可以在厂内先行试点,设立改革宣传专班,让工人参与改革方案的讨论,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这样一来,改革推进的阻力就能转化为动力。”
赵司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