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听说了此事,妄想凭着解开难题,掌控宜都部。然后巧舌如簧,打着盘王的旗号,编出什么像‘盘王有命,再遣新使’或者‘神使繁忙,盘王新命一人,暂代神使之职’这等新巧奸诈的谎言,说不定真会有愚笨之人,一时糊涂,被其蒙骗。
到时他要求解题以验真伪,若再取出此匣来验证,岂非是对神使谕令的不信任?毕竟神使说过了,以后自称神使的人都是伪信徒,那怎么还值得再验呢?可若不验,又是掌祭巫祝的失职,愧对先圣嘱托,也愧对历代掌祭先巫薪火相传的使命。”
大巫祝话音稍顿,眉头微皱,仿佛在思索办法。随即眼光一闪,仿佛豁然开朗般,话锋一转:
“那不如就由神使当众解出此三题?这样既真正应了乌启圣师留下的神启,使宜都部上下,见我神使才智超凡,神迹昭然!又能永绝奸恶邪小的觊觎贪妄之心,将‘解题成神使’这条路彻底堵死。自今而后,凡有再敢称神使的,必是奸邪渎神之人!直接格杀勿论,不必再验!”
大巫祝黑袖一挥,显出一种斩钉截铁的威严。随即收敛厉色,转向祭台,向王扬一礼,语气转为恭敬:
“当然,若神使不愿解此三题,那我马上将木匣带回祭洞。究竟如何做,全凭神使示下。”
大巫祝这番话,真假参半。
乌启确有其人,是宜都部从长沙武陵迁到荆州宜都之后的首任大巫祝,与圣蛮拔丹齐名,被蛮民们称为‘智蛮’。他曾用三道‘不可解的难题’平息神使并立之祸,也是实事。但并没有什么令历代掌祭巫祝,世代相传,来验神使真伪的事,这纯粹是大巫祝以伪混真,挟史自重。
当年诛杀假神使、平定内乱之后,宜都部元气大伤,一方面,三大族长在乌启的有意推助之下,瓜分权柄,形成微妙制衡,任何自称神使者,都会成为三家公敌;另一方面,乌启也宣称神使暂时不会临世,同时立下酷刑严规,又是统一信条,又是灌输神意,再加上假神使之乱的血色记忆,与盘王信仰的逐渐加深固化,渐渐也就没人敢冒充神使了。
所以乌启根本不会让继任的大巫祝们拿着那三题去验证一个个神使的真假,因为他要的本就不是“验神之法”的绝对,而是“无神可验”的稳定。在他的一番操作下,别说假神使没有,即便真神使出现,但在三族长和巫祝的共同矛头之下,也不敢冒头。
谁敢说自己是神使,谁就站在宜都部最强的四股权力之外,久而久之,便再没有敢说自己是神使的人了。而那三道能验神使真伪的‘不可解的难题’,也就随着‘历史使命’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