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阅小说社

繁体版 简体版
轻阅小说社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423章 技术产业

第423章 技术产业(2 / 5)

在积极推动香港的货柜码头事业,肯定要率先进入的;而零售领域,和记黄埔除了屈臣氏,目前也并没有其他的。

当然,不重要归不重要,如果能收购下来,将来也是必须争取的。

时间来到1958年。

在过去的一年(1957),香港的‘港产品’出口,超过‘转口贸易’,成为一大新闻。

这标识着香港从一个转口贸易的地区经济,变成工业生产为主的地区经济,是一件非常值得祝贺的事情。

而这个事情,比前世大概提前了三年时间。

无疑,长江工业集团是其中最关键的代表,其次的原因还有就是这一世来港的沪市工厂主更多(裙带效应)。

长江工业集团再次创造记录,获得足足5000万港币的利润,仅塑胶花一项就获利1500万港币。

在这一阶段,工业比地产更赚钱,而且赚的多得多。

前世,在五六十年代,开工厂也是不输给做地产,只是很多大工厂主没有及时转变,进入地产行业。但只要进入地产行业,无疑都是属于大地产商了,像是陈廷骅的南丰集团,李家成的长实集团,都是从工厂主转变成地产商。

元旦过后。

在华泰塑胶厂的会议上,陈光良主持会议。

总经理苏东生汇报道:“塑胶花在过去的一年,出口总额在1.5亿港币左右,预计占全球的95%份额。而我们华泰塑胶花占香港的35%份额,出口总额超过5000万,利润率在30%”

远超纺织、成衣的利润,塑胶花一开始的利润甚至达到过60%。

不过随着香港塑胶花工厂的越来越多,利润率自然持续走低。

陈光良随即说道:“表面上看,这些数据都在说明——塑胶花蒸蒸日上,但我们也需要看明白这里面的隐患。”

塑胶花的负责人麦高雄,当即说道:“是的,工厂越来越多,大家不惜以低价格竞争,所以利润率还会继续下跌。不过在出口方面,我个人认为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有些水平,陈光良很满意这些属下的自主思考能力,充分说明他放权,有利于大家的成长。

当然,他一直在关注,就好比这场会议一样。

陈光良说道:“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不做讨论。不过,我觉得也不是没有一定的挽回余地。就拿利润率的事情来说,我觉得我们应该进行一些布局。”

闻言,大家陷入思考。

稍后总经理苏东生说道:“既然塑胶花的出口继续增加,但塑胶花未必能长盛久不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